返回上一页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应用

微生物学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建筑环境及生物体内,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微生物学不仅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核心,还在公共卫生、医学、农业、工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微生物组学通过鉴定、分类和比较微生物群落,揭示微生物生态系统及其对宿主和环境的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与癌症、胃肠道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全球微生物组研究可深入解析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助力健康评估、新药研发及个体化用药。同时,基于生态环境、工业和农业微生物组的研究有助于改善人群健康、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农业生产力及优化工业产品性能。

综上,华大智造基于自主研发的高通量测序平台,开发了多款微生物测序组合产品,涵盖公共卫生、人类微生物组学及环境微生物组学等领域。这些产品为传染病防控、人体微生态研究及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精准、自动化、信息化的工具支持,推动了微生物学研究的创新与应用。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

    重要成果展示


    该研究揭示了多种蚊虫在不同生境下病毒的多样性、传播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地理谱系特征,在多维尺度上为研究蚊虫病毒组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相关成果于3月2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研究团队基于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DNBSEQ-Tx超高通量测序平台,通过对单个蚊虫进行宏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迄今发表个体数最多、地域跨度最大的蚊虫病毒组数据资源。研究团队从中鉴定出393种蚊虫相关病毒,其中高达63%为潜在新种,包括3种潜在致病虫媒病毒新物种。这一发现大大拓展了已知蚊虫病毒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查看原文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国内多个研究团队,对穿山甲中发现的MERS样冠状病毒进行了鉴定和进化分析,首次发现了穿山甲作为蝙蝠病毒跨种传播的中间及适应性宿主的证据,相关研究文章“A bat MERS-like coronavirus circulates in pangolins and utilizes human DPP4 and host proteases for cell entry”发表在Cell上。华大智造DNBSEQ-T7、MGISEQ-2000测序平台为该研究中冠状病毒的精准溯源和进化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撑。
    查看原文


    华大智造基于全新技术打造的最新款基因测序仪DNBSEQ-G99,助力此次溯源测序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高度可信的毒株序列全长。面对qPCR检测Ct值为21左右的样本时,三种不同读长宏基因组测序统计猴痘病毒特异性reads平均约占0.35%。分析结果显示在读长为SE40时,猴痘病毒基因组平均深度约为35X;SE100时,其平均深度约为110X;PE100时,其平均深度约为200X,100X以上覆盖度大于99.03%。
    查看原文


    >>>点击下载DNBSEQ平台微生物学研究方向发文列表
    相关材料
    版权所有©2025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法律声明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粤)-非经营性-2024-0050] 粤ICP备16117185号粤公网安备号 44030802000485
    本网站使用的cookies
    我们希望使用必要的cookies来执行网站运行的基本功能。我们还希望设置分析cookies,通过评估您如何使用我们的网站来帮助我们进行改进。有关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s等详细信息,请参阅我们的隐私政策
    仅接受必要的cookies接受全部cookies